爱丽丝的梦游仙境和镜中奇遇


亚瑟·爱丁顿(Arthur Eddington)有一句名言: "宇宙不仅比我们想像的要古怪,而且比我们可能想像的还要古怪。" 它概括了宇宙的深刻复杂性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奥秘。

英国作家查尔斯·路特维奇·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笔名路易斯·卡罗尔 Lewis Carroll)的经典之作《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不只有儿童故事,它充满了古老的奥秘包括符号学。以”白兔”的象征意义为例,它具有纯洁、精神觉醒和新生命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兔子作为高手和精神领袖的角色引导”地下世界”,作为运用直觉的代表。

《爱丽丝镜中奇遇》是英雄或启蒙者旅程的原型故事、诺斯底救赎者神话和人类灵魂的下降(退化)和上升(进化)的文学表现。

诺斯底主义救赎者神话(Gnostic Redeemer Myth)的一个版本是这样的,索菲亚无意中创造了物质世界,但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被困住了,无法返回天堂。我们以及掉进兔子洞的女主角爱丽丝也被困在时间和空间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堕落”的灵魂。这就是”精神”堕落为”物质”所付出的代价。



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被“自我”的错觉所困,也就是说,我们错误地相信,在我们存在的核心,存在著一个分离的、独立的、不变的“自我”或“个性” 。爱丽丝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追求----’我到底是谁?’ 这就是伟大的谜题!’我是谁?'' 她问。爱丽丝 (来自希腊语,意为”真理”,名字必须有某种含义,正如矮胖子在《爱丽丝镜中奇遇》中指出的那样) 在她的旅程中了解到”坠落”或”下降”,进入仙境,没有不变的”自我”。以此智慧为例: “我无法回到昨天,因为那时我已经是一个不同的人了。“在爱丽丝中,我们看到爱丽丝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体内成千上万个不断增减的”我”和”我的”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并且不断变化。


路易斯·卡罗尔明确表示,有一条摆脱存在主义混乱的”出路”,有一把”金钥匙”。我们必须抛弃”自我”或”自我”的整个概念。还记得柴郡猫吗?猫消失了,只留下笑容。”我”的虚幻性和一切事物的无常性是多么美妙的形像啊,难怪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詹姆斯·金斯爵士(James Jeans)写道:”宇宙开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而不是一台伟大的机械。” 路易斯·卡罗对心灵及其运作方式以及“改变的”感知状态著迷。 

在《爱丽丝镜中奇遇》中,作者让骑士说:“我的身体碰巧在哪里有什么关系呢?”我的大脑仍然继续运作。不仅如此,如果路易斯”证明”了什么,有意识的头脑有时会对无意识变得完全”清醒”。无论如何,爱丽丝清楚地表明,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或至少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找到自己。与正念冥想(内观)的连结是显而易见的,有不同的观察方式。这就是内观这个字的意思。




回到永远消失的柴郡猫。 猫,古埃及神圣智慧的象征,告诉爱丽丝走“捷径”然后去见女王。这只猫给了非常中肯的建议。现在,还记得爱丽丝与红心皇后玩槌球吗?槌球,以火烈鸟为槌,以刺猬为球。古色古香。女王有著我们很多人都持有的这种心态,无论如何,她必须永远获胜或成功。即使想到”输掉”比赛,她也会非常生气。这就是为什么女王的扑克牌守卫要确保女王的球每次都穿过篮框。这就是小我”运作”的方式──自我意志的骚乱,“别惹我”的心态。

女王是我们的自我,以及我们对那个”自我”的认同,认为这个”自我”就是我们的真实身分。后来,进行了审判,确定是谁偷了国王和王后的馅饼,爱丽丝了解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和思想真理。“你只不过是一副纸牌,” … 爱丽丝有了某种精神上的顿悟,并开始了解存在的真实本质 —— 即一切都是无常的。

当爱丽丝第一次见到女王时,她对女王说:“我迷路了。”女王反驳道:“你的路吗?” …… “这里的所有路都属于我! “ 自我迷恋与自我陶醉的悲剧。当女王被自己的木槌绊倒时——这就是自我中心的本质——她必须总是责怪别人(在这种情况下是爱丽丝)。爱丽丝看穿了女王的本质,并缩小到正常大小。自我深度紧缩已经发生,这始终是真正灵性成长和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这是”皈依”或”启蒙”经验的标志。爱丽丝发现自己身处迷宫,她跑呀跑,最后看到了一扇小门。 ”门“总是很小——就像谚语中的骆驼穿过针眼一样。爱丽丝透过钥匙孔往外看——记住,无论我们跌倒或迷失多远,我们总能瞥见出路——她看到……她自己……在树下睡著了。爱丽丝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呼唤她的名字。她睁开眼睛。她”醒了”。多么有力的意象!自我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实的自我——我们每个人真正的样子。
 



当爱丽丝第一次掉进兔子洞时,周围一片黑暗。当爱丽丝坠落时,橱柜、书架、图画、灯具和镜子都从她身边飘过。这些东西代表了阻碍我们前进的一切,如果我们要旅行很远,我们就必须轻装上阵。物质和尘世的事物,甚至我们的智力和”自我”意识阻碍了我们。如果我们想”看到”和”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就必须放下所有这些东西。像爱丽丝一样,我们必须永远保持“好奇”,因为好奇心是“正念”头脑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我们想毫无选择地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那么好奇心是必不可少的。
 

《爱丽丝》中有很多具有持久重要性的东西。还记得疯帽子的茶会吗?参加的还有三月兔和睡鼠(他们都以某种方式成为”心灵的镜子”)。他们正在庆祝“非生日”即任何不是生日的日子。这是关于非现实本质(即存在的虚幻本质)的多么强大的形象。非生日是指什么都没有发生,但虚无即”无事”,就是一切!当我们认识到所有现实的虚无时,我们可以真正说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真我——即生命的自我生命力——作为一个整体。
 

那么所谓的”时间”又是什么呢?携带手錶的白兔为探索时间和永恒的本质提供了一个起点。”时间”和”空间”——它们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万物存在的媒介。生命本身是无时间和无空间的,一切都包含在”当下”内。所有的持续时间或时间——在当下都是完整的。在《爱丽丝镜中奇遇》中,我们发现红皇后喊著“快点! 快点!”爱丽丝手牵手跟上她。这件事最奇怪的部分是树木和它们周围的其他东西根本没有改变它们的位置,无论它们走得有多快,它们似乎从来没有经过任何东西。 “我想知道所有的东西是否都跟著我们一起移动?”可怜的爱丽丝感到困惑。此外,在疯狂茶会上,帽匠告诉爱丽丝:“时间总是六点。”是的,当下有一种”永恒”的特质,它永远是新的。
 



那么”道路”呢?爱丽丝有很多条路,但没有一条真正通往任何地方。在《爱丽丝镜中奇遇》中,爱丽丝说:“这是一条直通’鲜花花园’的小路……不,它不是那样的……它的曲折多么奇怪!它更像是一个开瓶器而不是一条路!” 所以我们发现爱丽丝”上下徘徊,并尝试一个又一个转弯”。我们也必须如此,我们绝不能自满,只满足于一种真理的”版本”或”理论”——比如说,我们出生即存在的教会或宗教。爱丽丝问 Tweedledum 和 Tweedledee,“哪一个是逃离树林的最佳方法?”那胖小个子男人”只是互相看著对方,咧嘴一笑”。

所谓的专家——牧师、老师、救世主和大师——所教导的道路不是真正的道路。它们代表了其他人对现实的版本的理解,对我们来说没有用处。在某一时刻——许多这样的时刻之一——爱丽丝已经厌倦了仙境,想要回家。然而,她找不到出路,她找到了一条可以走的路,但一只拿著扫帚的狗出现了,把路扫走了。情况不总是如此吗?但这确实是件好事,我们不需要路径——至少不需要那些类型的路径。正如反传统的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不只一次指出的那样,真理是一片无路之地。为什么?因为我们总是与”真理”或”现实”直接接触。没有任何间隔或距离可以成为一条道路的主题,也不会被某些所谓的第三方或救世主”桥接”。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情况确实如此。
 


爱丽丝听到柴郡猫的声音,叫她去见女王。猫指的是一条“捷径”,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即完全放弃自我概念及其所带来的一切。这确实是捷径,而每时每刻的正念修习,都是将自己从自我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绝妙方法。从非常深刻的意义上来说,没有路径,因为如上所述——路径预设了我们每个人与现实(或真理)本身之间的分离或距离。唯一明显的分离或距离是自我的幻觉,我们必须消除它。女王不断地尖叫: ”砍掉她的头! “ 然而,女王的头——自我——必须被顶上。

爱丽丝了解到,不仅不存在这样的”路径”——除了上面提到的”捷径”——也没有”规则”。爱丽丝的遭遇证明了这一点。是的,我们总是会迷失在我们自己建构的自我心理监狱中——一个名副其实的胡言乱语,如果想要有任何进步,就必须克服它。好消息是,正如诺曼·文森特·皮尔博士曾经说过的那样,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精神巨人,它总是试图冲出我们为其建造的监狱。在我看来,这个精神巨人并不是某种”超自然”的东西,而只不过是”自我无法改变自我”的自觉认知。
 

一路上,爱丽丝在一些蘑菇中找到了一些精神食粮... 这与古老的佛教故事”你在彼岸”有些相通。理性、智力和书本知识——无论如何都不是不重要的东西——不是柴郡猫所描述的”捷径”,事实上,它们是精神成长的障碍,就像世人认为重要的一切一样。后者——以及那些寻求世俗名声和成功的人——不仅被迷惑了,而且”只不过是一副牌”。
 

路易斯对愚蠢的信仰进行了不那么温和的抨击。 “我简直不敢相信!”爱丽丝对白皇后说。后者说:”你不能吗? … 再试一次: 长长地吸一口气,然后闭上眼睛。” 爱丽丝笑著说:“尝试是没有用的…人们无法相信不可能的事情。”女王说,事实并非如此。”我敢说你没有太多练习……当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我总是每天练习半个小时。为什么,有时我在早餐前就相信了多达六件不可能的事。” 许多有组织的宗教信徒也是如此。他们也“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相信“早餐前有多达六件不可能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将信仰称为思想覆盖物或面纱,它阻挡和扭曲现实,从而阻止我们直接和直接地了解和体验事物的本来面目。此外,信念始终是别人对现实的”版本”──别人受制约的头脑、心理习惯和碎片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过去的结果。佛陀说得对,他说:“不要相信,因为如果你相信,你永远不会知道。”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就不要相信。”即使你像爱丽丝一样“不太明白”,也请永远记住这一点——正如矮胖子在《爱丽丝镜中奇遇》中指出的那样,“越往后越容易理解”。这就是知识、经验和理解的现实。
 

爱丽丝最终掌握了“仙境”或“镜子世界””并成为“入门者”。她觉醒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真正”存在”和全部潜力,她开始了解真相。你也可以,选择像爱丽丝一样,并且不要忘记捷径。

 


《爱丽丝》一共被拍成了19部电影,最接近原著的是1933年、1966年、1985年、1986年,视觉效果较好的是1951年。  

 

影片观看(1951年)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