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生之柱


創生之柱(Pillar of Creation)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及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拍攝,位於巨蛇座的鷹星雲內由星際氣體和塵埃構成的四個象鼻管結構,距離地球6,500—7,000光年。它們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爲氣體和塵埃正在創造新的恆星,同時也被最近在附近形成的恆星發出的光侵蝕。
 

1994年第一次拍攝的創生之柱


拍攝於1995年4月1日的創生之柱被Space.com評爲哈勃望遠鏡最著名的十大照片之一。負責處理照片的天文學家是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傑夫·赫斯特(Jeff Hester)和保羅·斯考恩(Paul Scowen)。在2014年重新審視的影像,顯示了在可見光下更清晰、更廣闊的視野。
 

創生之柱 (1995年拍攝)
這些由宇宙塵埃和氣體組成的
高聳藤柱位於M16(鷹星雲團)的中心

 

一根塵埃柱的特寫



哈勃版本下的影像(左)
柱子的特徵是深棕色、不透明的塵埃
和亮黃色的電離氣體,背景是綠藍色
韋伯版本(右)展示了半透明的橙色和橙棕色塵埃
以及深藍色背景下的淺藍色電離氣體

 

2014年拍攝的創生之柱
哈勃空間望遠鏡下的紅外影像

 

2022年拍摄的创生之柱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下的近红外光影像
記住: 每一顆星星上都有生命

在美國太空總署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近紅外光視圖中,”創造之柱”呈現出萬花筒般的色彩。這些柱子看起來就像從沙漠景觀中昇起的拱門和尖塔,但充滿了半透明的氣體和塵埃,並且不斷變化。這是一個年輕恆星正在形成的或是在它們繼續形成的過程中剛從佈滿塵埃的繭中破裂出來區域。


著名的鷹狀星雲星柱在X光下是什麼樣子?爲了找到答案,美國太空總署繞着軌道運行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凝視着這些恆星形成的星際山脈。人們發現,在鷹星雲團(M16)中,塵埃柱本身並不會發射很多X射線,但許多小而明亮的X射線源變得明顯。這些來源在特色影像上顯示爲亮點,該影像由錢德拉(Chandra X射線)、牛頓衛星(XMM X射線)、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JWST 紅外線)、斯皮策空間望遠鏡(Spitzer 紅外線)、哈勃(Habble 可見光)和甚大望遠鏡(VLT 可見光)的曝光合成。
 

2023年7月15日 拍攝